腎臟病飲食:給慢性腎臟病友的8個飲食建議及禁忌

標題:慢性腎臟病飲食篇

 56歲的沈小姐,第一次健康檢查就發現自己有慢性腎臟病,而且已經是第四期。醫師告訴她一定要注意飲食,以免腎臟功能衰退太快。沈小姐想要知道腎臟病飲食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腎臟病飲食原則

 人的飲食架構可以分成6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水)及6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6大營養素指的是食物中提供身體所需要的6大類營養素。6大類食物則是將一般的食物品項分成6大類。

 其中6大營養素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是主要提供身體能量的三大營養素,也是決定長期攝取過多會導致肥胖,長期攝取過少會導致營養不良的關鍵。

 腎臟病友因為腎臟生病的關係,需要在飲食上做限制,但是又要注意不能因為限制飲食導致營養不良造成長期下來身體反而變更差。

 以下提供腎臟病飲食原則-三大營養素種類建議:

  • 蛋白質:一定要攝取,但避免攝取過多造成腎臟的負擔。原則上,從植物中獲取蛋白質會比從動物中獲取蛋白質來的健康,但是單一種植物蛋白質中胺基酸種類的豐富程度通常不一定能完全滿足身體所需,所以需要花心力做食物搭配,且不能為了滿足味蕾改吃一堆素食加工食品。如果無法自行搭配足夠胺基酸豐富程度的健康蔬食或著需要滿足味蕾上的需求的話,建議優先從黃豆、黑豆、毛豆、豆漿、豆腐、海鮮、蛋、肉攝取,比較簡單就可以符合一般人的營養及口味。
  • 脂質:可以提供很多熱量,建議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避免動物油、肥肉、內臟、動物皮),優先從不飽和脂肪酸中攝取(建議植物油,但排除椰子油、棕櫚油)。盡量避免油炸的方式獲取熱量,可使用油拌、油煎、油炒。牛奶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
  • 碳水化合物:通常從全榖雜糧類中獲得。如果因為吃肉、海鮮導致蛋白質攝取逼近一天蛋白質總量上限,則要控管全榖雜糧類隱含的蛋白質含量。優先挑選低氮澱粉類食物註1或市面上的低蛋白米、低蛋白麵。或著退而求其次,白飯、地瓜也是可以的選擇。如果已經到達需要限制鉀離子攝取的時候,記得地瓜要改成水煮地瓜。

註1:低氮澱粉類食物:冬粉、太白粉(木薯粉)、番薯粉(地瓜粉)、蓮藕粉、澄粉(無筋麵粉)、玉米粉、荸薺粉、粉圓、西谷米。

 另外還有一項飲食原則要注意,就是多吃新鮮蔬果。研究指出,慢性腎病族群健康蔬食飲食攝取愈多,對於身體是愈有幫助的。

腎臟病飲食注意一:加工食品

 在了解腎臟病飲食原則後,接下來進行細項討論。其中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許多的添加物,而這些添加物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所以飲食應該以原型食物為主。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病友為了吃素又想要滿足味蕾,反而吃進許多素食加工食品,對於健康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原型食物、加工食品舉例

  • 原型食物:全穀類、青菜、新鮮的肉、蛋、海鮮、堅果類等等。
  • 加工食品:麵筋製品、罐頭、醃漬物、糖果、餅乾、肉乾、蜜餞、火腿、罐裝飲料等等。

 不論是第幾期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律都建議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腎臟病飲食注意二:蛋白質

 腎臟病飲食第二個要注意的是蛋白質。因為人類攝取蛋白質後產生的廢物需要透過腎臟處理,如果蛋白質攝取過高,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 第1、2、3a期慢性腎臟病:避免大魚大肉。
  • 第 3b 、4、5期慢性腎臟病: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公克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分布在豆魚蛋肉類及乳品類,其他類食物亦含有少量蛋白質。根據蛋白質分解後「必需胺基酸」的豐富程度,食物又可以分為胺基酸較豐富的「高生物價蛋白質」及較不豐富的「低生物價蛋白質」。

 選用蛋白質時,要能夠透過食物搭配(例如豆類+全穀類+堅果類)滿足身體所需胺基酸的量及種類,或優先從高生物價蛋白質中挑選。

  • 高生物價蛋白質:蛋、黃豆、黑豆、毛豆、海鮮、肉、豆漿、豆腐、(奶)。
  • 低生物價蛋白質:非黃豆黑豆毛豆之豆類、全榖類、堅果類。

 另外奶類因為磷離子比較高的原因,所以雖然是高生物價蛋白質,但是也要稍微留意一下身體目前狀況可否承受。

 在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過程中,也要注意整體熱量仍要攝取足夠,可以參考上述腎臟病飲食原則,利用碳水化合物及脂質來獲取足夠熱量。

 另外,腎臟病友如果飲食上有不方便選擇的的時候,也可以選用市面上高熱量低蛋白質的營養補充品來補充,有時會來的比較方便。

腎臟病飲食注意三:鈉離子

 腎臟病飲食第三個要注意的是鈉離子,因為攝取過多的鈉離子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同時如果有高血壓的問題,鈉離子攝取過多會導致高血壓更加不易控制,進而再加重腎臟負擔。

 鈉離子的來源大部分來自鹽巴、醬油、加工食品。過鹹的食物通常就代表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像是鹽酥雞、鹹蛋、味噌等等。所以除了避免加工食品外,也要注意烹調過程中不要加入過多的鹽巴與醬油等調味料。

 任何期別的慢性腎臟病友都應該減少鈉離子的攝取。有水腫的患者更要小心,因為容易加重水腫情形。

 另外,避免使用低鈉鹽、薄鹽醬油來取代鹽及醬油,因為反而會容易造成鉀離子攝取過多。

腎臟病飲食注意四:鉀離子

 腎臟病飲食第四個要注意的部分是鉀離子。因為生病的腎臟已經無法負擔那麼多鉀離子的代謝量,而鉀離子濃度過高會造成心臟方面的問題,甚至危及到生命。所以如果已經出現血鉀過高的腎友一定要非常小心。

 通常只要是沒水煮過、沒讓食材中的鉀離子跑到湯汁中的食物都含有較多的鉀離子。所以包括生魚片、生菜沙拉、沒煮過的食物都要避免。而肉湯、菜湯因為鉀離子都跑進湯汁內,所以不能喝湯。水果則因為沒有煮過所以一天最多兩顆拳頭大小的份量。

 需要開始減少鉀離子攝取的對象主要是尿量開始減少的慢性腎臟病友,或是平常血中鉀離子就高的患者。

腎臟病飲食注意五:磷離子

 腎臟病飲食第五個要注意的部分是磷離子。生病的腎臟無法處理過多的磷離子,會容易造成骨骼病變、皮膚搔癢等症狀。攝取過多的磷離子本身亦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要避免過多磷離子的攝取,要減少加工食品、內臟、湯汁的攝取。 全榖雜糧類、堅果類、菇類雖然也含有較多的磷離子,但是因為通常未特別加工過的全榖雜糧類、堅果類、菇類中磷的身體吸收率會低不少,且研究指出多吃蔬果對於腎臟病族群是較有幫助的,所以除非有高血磷的情況,一般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建議減少加工食品、內臟、湯汁的攝取來降低磷離子的攝取就好,全榖雜糧類、堅果類、菇類則不一定要避免。

 任何期別的慢性腎臟病友都建議減少加工食品、內臟、湯汁的攝取來降低磷離子的攝取。高血磷患者則要額外注意全榖雜糧類、堅果類、菇類。

腎臟病飲食注意六:水分

 如果出現水腫或尿量減少的情形,水分就要開始限制,建議在門診時依據實際情況諮詢醫師做調整。

腎臟病飲食注意七:其他

 最後,還有一些飲食建議要給慢性腎臟病友。首先,是腎臟病不可以吃的食物:楊桃,因為生病的腎臟無法代謝楊桃的某些成分,所以食用楊桃會導致嚴重打嗝等症狀。

 再來是給同時是糖尿病患者的腎友建議,血糖失控會傷害腎臟,所以除了上述腎臟病飲食建議外,糖尿病飲食也十分重要。

 若有慢性腎臟病飲食菜單想參考,可以參考下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的飲食篇章。

總結

 任何期別的慢性腎臟病友都應該要避免加工食品、內臟、大魚大肉、楊桃、湯汁及避免攝取過多的鈉離子。不同期別的慢性腎臟病友則有不同的蛋白質攝取限制程度。血鉀過高或尿量開始減少的慢性腎臟病友則額外要小心鉀離子的攝取。最後,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控制。

腎臟相關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