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是什麼:晚期一定要洗腎?

標題:慢性腎臟病疾病介紹

 48歲的小華是公司的主管,最近被醫師診斷他有慢性腎臟病。小華非常的沮喪,也很擔心之後會不會要洗腎。究竟何謂慢性腎臟病,要怎麼治療,慢性腎臟病會好嗎?

慢性腎臟病定義

 慢性腎臟病是腎臟發生功能逐漸衰退的情況,導致疾病發展晚期,腎臟無法好好將體內水分、電解質、毒素排出身體,最嚴重的情況就是要洗腎

 慢性腎臟病定義為腎絲球過濾率(GFR)小於 60 ml/min/1.73m2持續3個月以上或不論GFR為何,有腎臟損傷狀況像是蛋白尿、血尿等情況持續3個月以上。

慢性腎臟病分期

 根據腎絲球過濾率的數值高低會決定慢性腎臟病的嚴重程度。

 GFR≥60,如果沒有腎臟損傷狀況,不會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一期或第二期。

慢性腎臟病常見症狀

前期: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前期通常無外在症狀,常常只有安排醫學檢查時才會發現異常。

後期:

  • 尿中泡沫增加、水腫
  • 疲倦無力
  • 貧血
  • 高血壓
  • 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 皮膚癢

慢性腎臟病原因或危險因子

 腎臟會代謝身體的毒素及廢物,因此不好的飲食習慣及作息、身體生病都有可能會傷害腎臟。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及危險因子:

  1. 抽菸
  2. 腎臟被免疫系統攻擊
  3. 反覆排尿困難
  4. 反覆腎臟感染
  5. 構造異常
  6. 藥物
  7. 其他疾病

慢性腎臟病高危險族群

  1. 肥胖患者
  2. 糖尿病患者
  3. 高血壓患者
  4. 高血脂患者
  5. 痛風患者
  6. 抽菸的人
  7. 家族有洗腎患者的人
  8. 長期服用來路不明藥物的人

慢性腎臟病治療方法

慢性腎臟病西醫治療方法

 西醫雖然對慢性腎臟病投入相當多的研究,但是目前對於慢性腎臟病還是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

 對於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血壓血糖血脂尿酸,西醫都有滿多藥物可以控制,降低這些危險因子對於腎臟的影響。還有其他會傷害腎臟的疾病,西醫通常也有藥物可以處理。

 但是對於腎臟本身,西醫目前沒有良好的治療方法。所以有些慢性腎臟病友會發現明明免疫問題有在控制,三高有在控制,但定期的追蹤報告上的腎絲球過濾率仍在持續下跌。

慢性腎臟病中醫治療方法

 以前很多西醫會說有慢性腎臟病不要看中醫。不過前幾年西醫腎臟科醫師-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醫師率領團隊做出的研究翻轉了傳統西醫的認知。(為何有時候會聽西醫說中藥傷腎?)

 此項研究針對健保資料庫24971名慢性腎臟病患者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服用中藥的慢性腎臟病友與降低洗腎發生率有關。

 此篇研究在2015年投稿在腎臟醫學界著名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上。

腎臟科醫師-高雄附醫黃尚志副院長團隊發表關於中醫與慢性腎臟病的論文,論文標題為 Association of prescrib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use with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除了上述研究以外,我在門診的個人經驗是給予慢性腎臟病友中藥後可以提升腎絲球過濾率。許多腎友在服用中藥後,原先下跌中的腎絲球過濾率開始爬升,爬升到一定程度後維持在一個區間。

 至於對於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三高方面),針對血壓和血脂,中藥有機會也可以處理得不錯。但是針對血糖,我自己的經驗是認為西醫發展血糖監控的方法及多樣的血糖藥物對病人比較好。所以糖尿病方面我通常是站在輔助的角色,主要處理糖尿病併發症。

 雖然也有只吃中藥也控制不錯的案例,但除非特殊狀況,我比較建議中西醫一同治療。我也建議根據定期的抽血驗尿報告來驗證服用中藥後的效果。中西醫共同治療可以互相互補,達到對腎臟最大的好處。

 最後,常常有人問慢性腎臟病會好嗎?基本上很難,對於許多慢性腎臟病友而言,他們追求的是有生之年不要洗腎。我會建議腎友做好日常保養以及規律服用對腎臟有幫助的中西藥,來保養及保護腎臟,降低洗腎的發生。

慢性腎臟病注意事項

 慢性腎臟病除了藥物治療外,其他腎臟保養方面需要靠腎友自己努力。特別要注意,發生筋骨疼痛的時候,切忌不要順手來一顆消炎止痛藥,NSAID類消炎止痛藥會傷害腎臟。

慢性腎臟病注意事項:

  1. 控制好四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
  2. 少吃加工食品、少吃太鹹的食物,喝足量水。禁止吃楊桃。(連結:慢性腎臟病飲食建議)
  3. 控制體重、規律運動。
  4. 不抽菸、不熬夜。
  5. 不吃來路不明的藥、偏方。
  6. 少吃NSAID類消炎止痛藥(連結:避免腎臟損傷,腎臟病友小心消炎止痛藥!)

腎臟相關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