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張女士前陣子做健康檢查,報告結果發現腎臟功能似乎不理想,經過西醫進一步追蹤檢查後,確定診斷慢性腎臟病。之後張女士定期回診腎臟科拿藥,每隔一段時間抽血驗尿檢查腎功能。不過張女士發現即便他規律的服用藥物,腎功能似乎仍在緩慢退步。此時,張女士好奇中醫可不可以改善慢性腎臟病,但又不確定吃中藥會不會傷害腎臟,加速腎臟的惡化。
「規律服藥,腎功能仍持續退步」是許多慢性腎臟病友都會面臨到的問題。這篇文章想要幫助大家了解中藥對於慢性腎臟病可以帶了什麼樣的幫助。
有中醫中藥與慢性腎臟病相關的研究嗎?
先帶大家看一篇研究:前任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高醫大附設醫院腎臟科醫師黃尚志副院長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中藥與慢性腎臟病相關的研究於腎臟醫學界著名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期刊》上。篇名為 Association of prescrib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use with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此篇研究是從健保資料庫分析24971名慢性腎臟病患者,觀察數年,分析慢性腎臟病患者服用中藥與否對於腎臟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服用中藥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是有幫助的,可以降低病患發展成洗腎狀態、並且降低死亡率。


慢性腎臟病西醫現行治療瓶頸
腎絲球過濾率(GFR)是量化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通常GFR愈高愈好,愈低代表腎臟功能愈差。當一個人的腎絲球過濾率(GFR)< 60 ml/min/1.73m2持續3個月以上時,醫學上就會診斷為慢性腎臟病,而當數值愈接近0時,腎臟的狀況就愈接近要洗腎。
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口相當多,而西醫目前對於慢性腎臟病的治療手段仍然有限,仍有滿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日後會發展成洗腎狀態。許多病友幾年或幾十年後需要每週數次到洗腎室報到,喪失生活品質。
西醫現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控制會導致腎臟損傷更加嚴重的其他疾病或危險因子,像是三高或是免疫問題。西醫已經透過各種研究了解到這些危險因子對於腎臟會有傷害,但即便治療控制這些疾病,許多慢性腎臟病友的腎絲球過濾率仍然持續下降。
慢性腎臟病中醫治療現況
中醫的門派眾多,目前沒有像西醫一樣有統一的治療做法。中醫傳統擅長的領域主要在許多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鼻過敏、氣喘、婦科、肌肉軟組織疾病等等方面,而腎臟病對於中醫而言屬於較新興領域。
中醫在治療慢性腎臟病方面事實上也不是很多中醫都會處理,所以慢性腎臟病友在挑選中醫師的時候就會比較辛苦一點。最近有愈來愈多研究指出中藥對於慢性腎臟病的好處。一開頭介紹的中醫研究只是品質相對較好的研究,而且還是西醫腎臟科醫師做的,所以選擇這篇研究摘錄給大家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資料庫找找看其他研究。
另外,分享我門診的一些治療經驗,在腎臟的危險因子得到控制下,患者有機會在服用中藥後,腎絲球過濾率開始爬升,當然這通常建立在腎臟還沒死光的情況,大概是慢性腎臟病還有第三、四期。此外,腎絲球過濾率開始爬升後也不是不停地上升,臨床上通常進步到一定程度後,數值就會維持在某個區間。此時仍然建議腎友做好日常保養以及規律服用中西藥,來保養腎臟。
慢性腎臟病談中西醫整合
那麼會建議純中醫治療嗎?如果單純服用中藥下,腎功能穩定、各種危險因子也得到控制下,可以只純中醫治療。不過有時候像是病人有糖尿病等情況下,仍然建議同時服用西藥控制,我自己的經驗是認為西醫發展血糖監控的方法及多樣的血糖藥物對病人比較好,中藥主要處理慢性併發症。
我還想要補充的是治療不是憑感覺,不論是服用西藥或是中藥,定期抽血驗尿檢查腎功能,才知道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建議跟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治療計劃。
將傳統醫學知識與現代醫學知識做整合是我目前所努力的。上面分享了中醫及西醫治療的優缺點,而臨床實際也有一些處理方式是與西醫目前的見解不一樣的。中西醫都需要努力進步,醫學才會不斷的前進。
中藥治療臨床案例
案例一:慢性腎臟病第三期逆轉腎絲球過濾率(57→80)
案例二:慢性腎臟病第三期逆轉腎功能(GFR:48→82)
案例三:糖尿病腎病變改善蛋白尿及腎功能(55.7→63.5)
總結
研究顯示服用中藥可以降低慢性腎臟病友洗腎的機率及降低死亡率。而根據我的經驗,服用中藥有機會可以提高腎絲球過濾率(GFR)。當然愈早治療愈好救,等腎臟細胞都壞光光,要治療就很有難度。而除了服用中藥外,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飲食、控制四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少服用NSAID類消炎止痛藥,多管齊下,一起守護腎臟。
延伸閱讀
慢性腎臟病:定義、分期、症狀、原因、治療
吃中藥傷腎嗎?解析中藥草藥的不同
腎臟保養!6大慢性腎臟病注意事項
中藥治療慢性腎臟病案例分享